時間:2024-02-04 19:30作者:下載吧人氣:20
若是游戲齡稍高的老玩家們,應該十分熟悉這款由卡普空于1989年發(fā)行的橫卷軸動作游戲《快打旋風》。此作最早是在大型街機上推出,與同類型街機中最受歡迎的動作游戲《雙截龍》競爭,看得出風格極為相似。
在劇情設定上,《快打旋風》延續(xù)了《雙截龍》「打幫派、救公主」的傳統(tǒng)。游戲故事發(fā)生在一個叫作麥特市(Metro City)的城市里頭,當?shù)刂伟矓模皭簬团伞腐偪颀X輪」綁架了市長的女兒潔西卡,還打電話恐嚇市長。于是潔西卡的男友可迪,與他的健身房好伙伴凱,還有市長哈卡,就要殺進幫派拯救潔西卡。
不同于《雙截龍》只有單一主角造型,《快打旋風》設計了三位風格鮮明,打斗方法也各不相同的主角。
市長哈卡,是摔角明星,也是麥特市市長。話說這個城市竟然選了一個前摔跤手當市長,難怪市政荒廢,導致他的女兒被綁架。不過市長也不報警,直接用蠻力搶回自己的女兒。哈卡的攻擊模式屬于動作緩慢,但是防御力與攻擊力都相當強大的類型,是游戲當中唯一會使用空摔的角色。
潔西卡的男友可迪則是中間型角色,攻擊力與靈活度都是中等。特殊能力是用刀高手,其他角色拿到短刀,都只能使用一次的飛行攻擊,但是到了他手中卻會變成機動性高,攻擊距離也長得一般攻擊。
最后是武術高手凱,動作最靈活,但是傷害力最低,特殊能力是遇到墻壁的時候可以三角跳躍。
而各種反派角色也充滿特色,像是一般只會偶爾出拳的小嘍啰、會抵擋你的攻擊,揍你一拳就會讓你大失血的「北斗神拳」、穿著泰山般破衣服的巨人、會跳來跳去用小刀刺你的傭兵、會用頭錘沖刺攻擊的胖子,當然還有穿著清涼的女性角色「毒藥」。
「毒藥」這個角色變遷十分曲折。游戲在美國發(fā)行時,卡普空為了規(guī)避「不可以在游戲里頭打女人」的規(guī)定,結果毒藥在美版變成男人。因一代游戲推出時嚴禁虐打女性,因此制作人安田朗只好把角色改為跨性別者,美版更把模組改為「男同志席德及比利」。在《快打旋風VS怒之鐵拳》推出時,游戲制作人小野義德在接受訪問時則表示,「毒藥」在日版被設定為男扮女裝的男性,在美版則是做了變性手術成為女性的原男性。
由于推出之后大受歡迎,《快打旋風》這款游戲開創(chuàng)了1990年后卡普空的動作游戲王朝。后來該公司推出的許多作品都可看到這款游戲創(chuàng)立的角色風格,甚至連格斗對戰(zhàn)游戲之王《街霸2》,也可以看得到許多《快打旋風》時就創(chuàng)立的角色與招式風格。像是本田的頭槌、隆與肯的龍卷旋風腳、桑吉爾夫的空摔等等,都很明顯的承襲了《快打旋風》的招式。
而《快打旋風》的角色們,在往后也不斷出現(xiàn)在別款游戲當中,麥特市長哈卡在1993年的摔角格斗游戲《摔角霸王》當中登場,在游戲當中的時間設定是他選上市長后,在就職前的最后一次出場,另外他在《漫畫英雄VS卡普空3》當中也登臺和漫威的超級英雄們們纏斗。
哈卡在《漫畫英雄VS卡普空3》的通關結局,他也算得上是個超級英雄了。凱則是在《快打旋風》的前傳游戲《快打旋風ZERO》系列與《快打旋風4》、《街霸對鐵拳》當中都有出場,他在《快打旋風》當中的普通技巧在零代也用得出來,還被賦予了一套名稱叫作「武神獄鎖拳」。
可迪則是直到《快打旋風ZERO 3》之后才出場。和他在快打旋風時代的牛仔褲配白襯衫造型不同,在這款系列故事中,他因為喜歡鬧事,干脆故意被抓去關,因此出場的時候身穿囚服,手腳都上了手銬,只要他登場,地上就有刀子給他撿來用。有趣的是他在《快打旋風ZERO 3》的絕招正是他在《快打旋風》時代玩家們最喜歡用的作弊招式——「左右拳」。
敵方角色也在往后的卡普空游戲有許多發(fā)揮。大塊頭敵方頭目如索頓、羅倫佐在《快打旋風ZERO》系列都出現(xiàn),而一般角色之一的雨果在《快打旋風3》登場,唯一的女性敵方角色「毒藥」因為一直都有極高的人氣,在《快打旋風4》與《卡普空對鐵拳》當中應粉絲的要求而參戰(zhàn)。
正因為極受歡迎,因此《快打旋風》也陸續(xù)移植到家用主機上。SFC剛推出不久,就推出了超任版;但因當時的技術限制,沒有辦法雙打,也無法完整移植三個角色,因此超任版的《快打旋風》只有哈卡和可迪兩人,關卡也被刪減,流暢度和街機版相比也有差異。因為玩家們不斷抗議,因此卡普空還另外在超任推出了補上凱的版本的《快打旋風》。
而當時和超任打對臺的世嘉MD,一開始并沒有移植《快打旋風》,而是制作了一款類似類型的游戲《怒之鐵拳》系列,直到后來,才在Mega-CD移植了《快打旋風》。Mega-CD版不但有CD音源,開頭還有人物配音,流暢度也很不錯,只可惜顯示顏色與像素還是較差一點。
甚至在FC上也移植過《Mighty快打旋風》,不過與其說是移植,還不如說根本就變成另一款游戲。游戲人物全變成二頭身,招式與打擊也完全不一樣了。2001年,卡普空再度將《快打旋風》移植到GBA掌機上,這次移植還附加了出現(xiàn)在《快打旋風ZERO 3》的凱與可迪。
《快打旋風》最近的一次移植是2010年,在PS3與XBOX360上推出了數(shù)字版的《快打旋風:雙重沖擊》。基本上沒有添加任何新元素,就是原汁原味街機的版本,只有配樂重新混音,以及在顯示畫面上頭選擇街機風格、原尺寸與全屏幕三種。2011年又原封不動地搬上iOS。
而《快打旋風》系列在各大家用主機也有各種衍生作品,超任曾發(fā)行過《快打旋風2》與《快打旋風3》,在《快打旋風2》當中,凱的師父與未婚妻被「瘋狂齒輪」的日本分舵抓走,凱的師妹源柳齊真紀找不到凱,所以找上哈卡與凱的好朋友宮本卡洛斯一起打通關。而《快打旋風3》則是由凱加上哈卡,與終于登場的警察露西亞摩根,還有街頭戰(zhàn)士迪恩,繼續(xù)維持麥克市的治安。
到了3D游戲時代,1999年卡普空推出了快打旋風的格斗版《快打旋風:復仇》,并且在2000年移植到世嘉土星。2006年則在PS2推出《快打旋風:適者生存》,這一次講的是可迪的弟弟卡爾的故事,游戲中可迪、凱和哈卡都有出現(xiàn),可惜游戲本身并不賣座,所以后來也沒再出續(xù)作。
因為《快打旋風》在動作游戲當中的經典宗師地位,而且角色鮮明、動作流暢,玩起來很有樂趣,到今天還有大量粉絲;甚至在同人游戲作品當中,《快打旋風》系列角色也不斷露臉。接下來他們應該也還會繼續(xù)在游戲中的街頭「快打」下去。
網友評論